一國的科技創新綜合實力決定了一國的產業體系在全球的競爭優勢,以及創造高附加值就業崗位的內在能力,而一國的產業體系的結構特征、技術創新特點和附加值創造能力,共同決定了一國的金融結構和金融功能,也由此決定了一國的金融體系。這構成了“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形成和運行的內在規律。這一循環體系對大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發揮了基礎性支撐作用。當前,對于中國這樣的超大規模經濟體,推進有中國優勢的“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的形成仍存在許多突出障礙因素,如基礎研究能力不足、存在產學研貫通式轉化機制的“腸梗阻”頑疾、金融機構的不合理快速擴張和內需結構有待優化升級等。對此,本文提出要充分激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導向的科技創新自主能力、打造現代化金融體系和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打造體現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實現自主可控目標導向的世界級先進制造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強化“教育—人才—科技”三位一體導向的新型國家競爭優勢體系等四條推進中國循環體系形成的重要途徑,并就重要改革突破口和關鍵政策舉措進行了詳盡說明。
國發院政策簡報第一百七十五期:構建中國優勢“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 障礙、途徑與改革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