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以超過9%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而經濟改革的主要特征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作為世界上的人口第一大國,也是勞動力第一大國,中國的勞動力資源為其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城鎮勞動力市場的建立與完善,極大地釋放了中國勞動力的生產力,為其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實踐證明,要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就必須要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已將要素市場化配置確定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個重點任務之一。勞動力市場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都是要素市場化改革需要關注的重要方面。國內外已有一些機構和學者評估了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化進展程度,但不足以反映城市層面的勞動力市場化進展?;诖?,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課題組基于研究積累和大量數據調查整理,編制了中國地級市層面的勞動力市場化指數。由于公開數據的可得性,指數報告覆蓋時間段為2010年至2016年。